疫情信息報送保密9篇疫情信息報送保密 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制度 篇一: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制度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制度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疫情信息報送保密9篇,供大家參考。
篇一:疫情信息報送保密
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制度篇一: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制度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制度為了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為了做好全縣傳染病疫情信息和突發公共衛生事報告管理工作,確保傳染病疫情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提高傳染病報告率及各項疫情管理工作質量,使疫情管理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為防病治病提供可靠的疫情信息,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和國家疾控中心的《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網絡直報工作與技術指南》,根據疾控中心工作規范要求,以及云浮市疾控中心疫情管理工作安排的通知精神,特制定我中心傳染病信息報告管理制度:一、傳染病報告信息實時監控制度二、傳染病報告卡審核、查重、訂正制度三、傳染病報告信息分析與應用制度1四、疫情報告與管理工作督導檢查制度五、疫情數據安全管理制度六、疫情管理及直報系統維護技術指導制度七、節假日疫情值班制度一、傳染病報告信息實時監控制度1、疫情管理人員每天應登錄系統,瀏覽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信息,對其進行實時監控。2、疫情管理員必須每天至少2次登錄系統查詢,上、下午各一次。
3、查詢內容包括從上次瀏覽后到本次的卡片及其近期病例分布,查詢有無問題卡片及霍亂等特殊、少見病例.
4、關注有無聚集性病例,對可能暴發的疫情進行預警。5、每次查詢后認真填寫《傳染病疫情信息查詢記錄本》。6、對以上監控中發現的各種異常問題及時向上級領導匯報并反饋到各醫院。二、傳染病報告卡審核、查重、訂正制度1、疫情管理人員每天上網瀏覽情報告信息,對報告的卡片進行查詢、審核。2、審核時發現有問題的卡片要及時核對,確保疫情報告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3、每天至少上、下午各一次登錄系統查詢傳染病報告卡片.24、對初次審核后診斷等報告信息有變動的卡片,要及時進行訂正。5、定期進行查重,每天至少查重一次.6、以上審核、查重、訂正中發現的問題均要向領導匯報,并做好相關記錄。三、傳染病報告信息分析與應用制度1、每月對直報網中獲取的疫情信息進行分析一次,并形成疫情簡報。2、每年對網報數據會審后,根據發病時間對全年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形成年度疫情報告。3、通過對疫情資料的分析,結合其它相關信息,完成夏秋季、冬春季主要傳染病預測預報。4、上述分析報告應送市CDC、縣相關領導查閱.5、對網絡直報數據進行分析和利用時,可參考專報系統和監測系統的數據。6、疫情管理人員加強學習,不斷提高分析質量,注意核對,杜絕錯誤。
四、疫情報告與管理工作督導檢查制度1、利用各種機會對各醫院的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工作進行督導檢查.2、定期開展對轄區內的醫療機構的傳染病報告管理進行督導檢查.33、督導內容包括傳染病的報告、管理、培訓、記錄及實際操作等。4、定期開展醫院傳染病報告管理工作檢查工作,并及時將總結上報上級疾控中心。五、疫情數據安全管理制度1、直報領導小組由中心領導直接領導,疾控科長負責管理,疫情工作人員負責具體工作,共同做好全區疫情直報和網絡安全工作2、疫情網絡計算機必需專機專用,堅持保密制度。3、疫情網絡計算機未經上級同意不得連入其它任何網絡,禁止隨意更改通訊協議和參數。4、疫情網絡計算機發生故障,應首先報市CDC,由市CDC作出是否維修及維修地點,以免泄密。5、疫情網絡計算機不得隨意使用外來軟件或來歷不明的軟件。6、疫情網絡計算機應安裝殺毒軟件和防火墻,堅持每周殺毒.7、網絡直報信息系統必須每月更改密碼,嚴防泄漏。8、定期對疫情直報網的數據進行備份,每月備份一次,年終對全年數據進行統一備份。9、備份的數據應包括傳染病個案、統計分析報表.10、備份數據以XLS文件形式導出,保存在光盤或系統4盤以外的硬盤中。
六、疫情管理及直報系統維護技術指導制度1、中心落實專人負責傳染病報告等網絡管理工作。2、定期對全縣各醫院疫情管理人員進行培訓。3、對轄區內醫療機構的傳染病報告提供技術指導4、負責對網絡系統進行了維護并提供技術指導5、技術指導可溶入日常工作中,包括通過回答咨詢的問題,或發現問題后主動聯系進行指導,以及利用各種督導檢查機會進行現場指導等。七、節假日疫情值班制度1、雙休日、節假日實行疫情值班制度。2、值班工作內容與平時疫情管理工作內容一致.3、值班人員應確保24小時值班電話暢通。4、值班人員可在辦公室或家里值班,及時對網報疫情進行瀏覽審核,接到疫情電話應及時上報、和處理。5、值班時發現的異常情況應及時向上級領導匯報。6、值班人員應及時做好各項值班記錄.7、值班應按相關規定給予加班補助。篇二: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制度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制度一、總則(一)目的51、提高傳染病監測的敏感性和疫情報告的及時性,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2、提高傳染病疫情監測報告質量,及時、準確地掌握傳染病的發病情況和流行病學分布特
征,為制定科學、有效的預防控制措施提供依據.(二)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實施細則》、《傳染病監測信息網絡直報工作與技術指南》等規范性文件,制定本制度。(三)疫情報告及信息管理工作的原則1、按照“網絡直報,逐級審核上報,分級管理,分級負責,屬地化管理,依法報告,依法管理”的原則。傳染病報告實行誰接診,誰報告,監測病例遵循屬地管理。2、任何科室和個人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四)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于鄉村級衛生醫療機構(衛生所、個體診所),各負其責,實施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的報告。二、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制度6(一)組織管理衛生院按照專業分工,承擔責任范圍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與管理工作,具體職責為:1、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當地衛生院負責對行政轄區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睡傳染病進行監測、信息報告與管理;負責收集、核實轄區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疫情信息和其他信息資料;設置專門的舉報、咨詢熱線電話,接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疫情
的報告、咨詢和監督;設置專門工作人員搜集各種來源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疫情信息。
2、建立流行病學調查隊伍,負責配合開展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和處理,搜集密切接觸者、追
蹤傳染源,必要時進行隔離觀察;進行疫點消毒及其技術指導。3、負責傳染病監測信息網絡維護和管理,疫情資料的報告、分析、利用與反饋;開展技術指導.4、負責人員培訓與指導,對鄉村衛生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對村級衛生室的疫情報告管理工作進行技術指導。(二)傳染病疫情報告信息審核1、衛生院防??泼刻鞈M行疫情信息網絡監控,一旦發7現傳染病例異常增加、罕見傳染病病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相關公共衛生信息,及時向相關部門報告,并為業務科室及時提供傳染病疫情信息.2、疫情管理人員每日應分別登錄系統進行審核確認與查重。3、疫情工作人員必須24小時保持疫情電話通訊暢通,節假日將疫情報告電話轉接辦公室電話上,同時保證24小時信號通暢。(三)傳染病疫情報告的通報傳染病疫情的通報與公布,按衛生部《法定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發布方案(實行)》執行。
1。定期向上級衛生行政單位、政府和有關領導報告并通報本級法定傳染病疫情信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周邊省份和地區傳染病疫情等相關信息。任何科室和個人對傳染病疫情,不得隱瞞、
篇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信息監測報告制度與流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信息監測報告制度與流程為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信息監測報告管理工作,提供及時、科學的防治決策信息,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的危害,保障公眾身8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履行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責任和義務,根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信息報告管理工作規范(試行)》制定我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信息監測報告的制度與流程。一、報告范圍和程序: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簡稱突發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醫務人員和所在科室應當立即電話報院辦,通知醫務科、院感科、防???、節假日報總值班。(一)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傳染病或院內感染暴發、流行的;(二)發生或者發現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的;(三)發生或者可能發生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事件的。防??苹蚩傊蛋鄳宰羁斓耐ㄓ嵎绞较蚣部夭块T報告,同時通知院長和院內相關部門,保證應急工作中上
下聯絡、人員疏散、消毒隔離、防護、現場保護和調查、醫療救治、流行病學調查取樣等應急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管理制度:(一)基本原則:傳染病、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各部門要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貫徹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的應急工9作原則,在院內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按我院行政領導的分級管理體系,建立應急管理網絡,并行使相應的權力和職責,各級管理人員和相關人員應通力合作,保證各項應急工作的順利執行。加強法制觀念,依法應對突發事件。一旦突發事件發生,啟動我院應急系統.(二)按照法律要求實行首診醫院、首診醫生負責制。(三)各有關部門應首先保證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所需的、合格的通訊設備、醫療救護設備、救治藥品、醫療器械、防護物品等物資的調配和儲備,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服從上級衛生主管部門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的統一指揮.(四)各科室、醫護人員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五)在我院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各專業及相關人員對因突發事件致病的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對就診病人必須接診治療,并書寫詳細、完整的病歷記錄;對需要轉送的病人,應當按照規定將病人及其病歷記錄的復印件轉送至接診的或者指定的醫療機構。配合衛生行政主管部門進入突發事件現場進行調查、采樣、技術分析和檢驗,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絕。
?。┯袡嘁笤谕话l事件中需要接受隔離治療、醫(來自:WwW。xltkwJ。cOm小龍文檔網: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制度)學觀察的病人、疑似病人和傳染病病人密切接
10觸者在采取醫學相關熱詞搜索:傳染管理制度監測報告病疫情傳染病疫情信息告制度有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11
篇二:疫情信息報送保密
傳染病報告保密制度(總1頁)傳染病報告保密制度
1、樹立保密意識,定期檢查各項安全保密措施,發現隱患及時報告、及時采取措施。
2、信息安全保密管理,網絡管理制定訪問權限控制,檢查本單位的計算機安全保密措施。做好疫情資料的安全保密工作,疫情資料要存放于資料柜內并由疫情資料管理人員專人保管。醫生負責各自的網絡帳號、密碼管理,并注意保密,不得將帳號和密碼轉告他人,也不得以他人身份登錄網絡。
3、未經衛生部和衛生部授權公布的甲類傳染病疫情和暴發性大流行的疫情病例數不準在報刊公開報導。
4、凡未經單位領導批準,不得將疫情資料復制或借出。
5、疫情保密性文件或資料的存檔和銷毀,統一按有關規定處理。
篇三:疫情信息報送保密
疫情報告管理制度一、醫院領導組織、設備、人員齊全。要成立傳染病管理領導小組,明確工作職責,配備專職疫情管理員及通訊、網絡報告設備,保證設備正常運轉。鎮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院內及轄區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的傳染病網絡報告及管理。
二、所有臨床科室規范建立工作日志。門診建立門診登記本,病房設立出入院登記本,檢驗科、影像科建立登記本,對所有就診、住院、檢驗(查)病人信息進行詳實登記。
三、所有臨床科室均要配齊傳染病登記簿、傳染病報告卡,并按照填卡要求規范填報。防保站建立匯總傳染病登記本,對轄區內所有報告傳染病病例進行登記。各科室使用統一下發的傳染病登記簿、報告卡。
四、傳染病報告嚴格實行首診負責制。首診醫師發現的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病原攜帶者(規定報告病種),應立即填寫傳染病報告卡。臨床科室每日上午、下午下班前一小時將傳染病報告卡報送防保站,疫情報告管理人對卡片進行審核,并在傳染病登記簿上登記。
五、防保站負責本院及轄區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傳染病卡片收集、核對、管理和網絡直報工作。對收到的卡片經核對無誤后將信息及時、準確、完整地錄入網絡直報系統。
報告時限:
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以及其他暴發的傳染病疫情時,首診醫師要立即報告防保站,疫情報告管理人應立即報告醫院領導并于2小時內以最快的方式向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同時將傳染病報告卡通過網絡報告。
對其他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按規定報告傳染病的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后應于24小時內進行網絡報告。
六、醫院成立疫情核查小組,負責每旬對傳染病疫情報告情況進行核查。對漏報、遲報的卡片要及時補報、訂正,對已報卡片信息與門診日志(出入院登記、檢驗、影像登記)核對,信息保持一致。核查記錄每月報送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疫情報告管理人每旬對網絡直報系統中的重卡、訂正卡片與原始紙質報告卡片進行核對,保證紙質卡片、匯總傳染病登記簿與網絡報告卡片信息相符。
七、資料保存與安全管理。防保站對傳染病報告卡及傳染病登記簿保存3年。疫情報告管理人未經許可,不得轉讓或泄漏信息報告系統操作賬號和密碼。發現賬號、密碼已泄漏或被盜用時,應立即采取措施,更改密碼,并向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報告。院外有關部門查詢傳染病信息資料,應經區衛生局批準。醫院內其他科室查詢傳染病信息資料,應經醫院領導批準。
1、疫情管理人員定時收集傳染病卡片并進行審核,對有疑問的卡片或填寫不規范的卡片要及時向填寫人員查詢、核對,準確無誤后及時將疫情信息進行網絡直報,并做好登記。
2、對已報告的傳染病卡片當診斷變更、死亡或誤報時要及時做出訂正報告,并重新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卡片類別訂正項,并注明原報告病名。
3、定期對已上報的傳染病卡片進行查重,對重卡進行剔除。4、發現本年度內漏報的傳染病病例,應及時補報。5、對甲類傳染病和按照甲類管理的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攜帶者,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的疾病暴發、少見傳染病和本地已消除的傳染病的報告信息,立即上報院領導和當地疾病控制機構,經疾病控制機構確認后,按照法定時限通過網絡報告信息。6、疫情分析資料要及時向主管領導報告,使主管領導及時掌握動態。7、傳染病報告記錄資料要保存3年,網絡直報的疫情信息和相關資料定期導出,制成電子文檔雙重備份。8、傳染病疫情管理相關資料分類歸檔保存。9、對疫情信息資料做好保密工作,不得泄密。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為了進一步加強我院的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提高報告的效
率和質量,為疾病預防控制提供及時、準確的監測信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給據我院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1、本院為法定傳染病責任報告單位,本院執行職務的醫務人員均為責任報告人。
2、在診療過程中發現法定傳染病,由首診醫生或其他執行職務的人員,按要求規范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并及時通知疫情報告人員。
3、報告病種:甲類傳染?。菏笠?、霍亂乙類傳染?。簜魅拘苑堑湫头窝?、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流行性乙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瘧疾。丙類傳染?。毫餍行愿忻?、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傷寒、黑熱病
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衛生部決定列入乙類、丙類傳染病管理的其他傳染病4、由預防保健科負責全院傳染病的收集、審核、上報、訂正和查重工作,并定期進行疫情資料分析。5、責任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攜帶者時,應于2小時內以最快的方式向當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也應及時報告。對其他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后,應于24小時內進行網絡報告。其他符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標準的傳染病暴發疫情,按規定要求報告。6、醫院各門診分別建立傳染病門診日志,腸道門診設立腸道門診日志,對各類傳染病予以詳細登記,并填報傳染病報告卡。住院部臨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記薄,對本科所有入院傳染病病人進行詳細登記,按照規定及時上報。實驗室應根據化驗結果,對所有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的患者進行疫情報告。7、對報告病人診斷變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錯誤時,應及時進行訂正報告,卡片類別選擇訂正項,并注明原報告病名。發現
漏報的傳染病,應及時補報。8、傳染病報告卡應使用鋼筆填寫,內容完整、準確、規范,
字跡清楚。9、本院任何人員不得瞞報、漏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
謊報疫情。
5、保健科對傳染病報告卡進行登記、審核、及時上報。6、傳染病管理小組每月對各科門診日志、急診日志、住院登記等進行檢查,發現傳染病、腫瘤漏報或遲報,每例扣除當事人50元人民幣。XX縣區人民醫院
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3)對其它符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標準的傳染病暴發疫
情,按規定要求進行報告。5.個別病種的確認須由相關單位認可后方能上報:1)脊髓灰質炎,要由國家確認實驗室進行審核確認;2)甲類傳染病及按甲類管理的傳染?。ㄈ鐐魅拘苑堑湫头?/P>
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須由省級有確認權限的單位或實驗室進行審核確認;
3)艾滋病,應由省級有確認權限的單位或實驗室進行審核確認。
6.每月29日前檢查追蹤上月和本月已報告病例卡片的診斷變化和轉歸情況,如疑似病例改為確診病例或排除、未分型改為已分型、死亡等,要對原報告卡進行訂正報告。
7.在傳染病漏報自查、檢查和暴發調查中發現的未報告病例,要及時補充錄入。
疫情報告管理工作職責1.搞好組織建設和制度建設。有分管領導、科室、人員。每月召開疫情例會一次,研究疫情管理工作。2.建立健全各種疫情管理制度,并認真實施。3.加強培訓工作,提高醫務人員的疫情報告意識。4.健全門診日志、住院登記本、傳染病登記本、檢驗、檢查
傳染病登記本等,備足報告卡,以保證疫情報告工作的正常開展。5.每月對全院進行一次疫情漏報檢查。檢查門診日志、傳染
病登記本、住院病人登記本及傳染病登記本、檢驗科的傳染病檢驗登記本、放射科的傳染病檢查登記本。把疫情檢查情況納入醫院全年目標考核體系中,并將每月疫情檢查結果進行公布,按制度進行獎懲。
6.負責對全院傳染病報告卡的收集、核對、網絡直報、登記、卡片保存等工作。
7.負責對全院醫務人員的傳染病知識及相關法律法規的培訓,對新入人員傳染病知識的崗前培訓。
8.配合疾病控制中心的流調及采樣工作。
實施細則》、《傳染病監測信息網絡直報工作與技術指南》等規范性文件,制定本制度。
?。ㄈ┮咔閳蟾婕靶畔⒐芾砉ぷ鞯脑瓌t1、按照“網絡直報,逐級審核上報,分級管理,分級負責,屬地化管理,依法報告,依法管理”的原則。傳染病報告實行誰接診,誰報告,監測病例遵循屬地管理。2、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四)適用范圍本制度適用于鄉村級衛生醫療機構(衛生所、個體診所),各負其責,實施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的報告。二、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制度(一)組織管理衛生院按照專業分工,承擔責任范圍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與管理工作,具體職責為:1、按照屬地化管理原則,當地衛生院負責對行政轄區內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進行監測、信息報告與管理;負責收集、核實轄區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疫情信息和其他信息資料;設置專門的舉報、咨詢熱線電話,接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疫情的報告、咨詢和監督;設置專門工作人員搜集各種來源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疫情信息。2、建立流行病學調查隊伍,負責配合開展現場流行病學調
查和處理,搜集密切接觸者、追蹤傳染源,必要時進行隔離觀察;進行疫點消毒及其技術指導。
3、負責傳染病監測信息網絡維護和管理,疫情資料的報告、分析、利用與反饋;開展技術指導。
4、負責人員培訓與指導,對下級衛生工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對衛生機構的疫情報告管理工作進行技術指導。
?。ǘ﹤魅静∫咔閳蟾嫘畔徍?、衛生院防??泼刻鞈M行疫情信息網絡監控;一旦發現傳染病病例異常增加、罕見傳染病病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相關公共衛生信息,及時向相關部門報告,并為業務科室及時提供傳染病疫情信息。2、疫情管理人員每日應分別登錄系統進行審核確認與查重。3、疫情工作人員必須24小時保持疫情電話通訊暢通,節假日將疫情報告電話轉接辦公室電話上,同時保證24小時信號通暢。(三)傳染病疫情報告的通報傳染病疫情的通報與公布,按衛生部《法定傳染病疫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信息發布方案(試行)》執行。1、定期向上級衛生行政單位、政府和有關領導報告并通報本級法定傳染病疫情信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周邊省份和地區傳染病疫情等相關信息。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傳染病疫情,不得隱
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2、發現甲類傳染病、按甲類管理乙類傳染病以及不明原因
疾病爆發等未治愈的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離開報告所在地時,應立即報告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同時報告上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經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后,將該病人的相關信息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其到達地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通報。
3、衛生院當轄區內發現動物間和人間發生的人畜共患傳染?。ㄊ笠?、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炭疽、布魯氏菌病、鉤端螺旋體病、黑熱病、包蟲病等)暴發、流行時,及時向轄區畜牧站報告(專報),并在疾病流行期間互相通報各有關疫情信息。
4、衛生院傳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專職人員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求每月對《疾病監測信息報告系統》的疫情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主要內容有法定傳染病監測分析、各類傳染病分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分析、報告及時性評價和重點提示五大部分。
?。ㄋ模┩话l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程序、時限及內容1、報告程序防??平拥诫娫?、傳真或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管理信息系統》發現甲類及甲類管理的乙類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其它乙類及丙類傳染病疫情暴發、流行時,及時對疫情報告進行核實、分析,同時填寫《突發公共
衛生事件電話記錄表》后,報相關部門。2、報告內容主要報告內容有疫情發生基本情況(發生地點、
波及范圍、波及人數、可能傳播途徑等),疫情發生簡要經過,當地衛生機構對疫情處理措施等。
3、報告時限從防??平拥揭咔?,報告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整個過程在1小時內完成。當轄區內發現甲類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及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于2小時內向相關部門進行報告。
1)對甲類傳染病和按甲類管理的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攜帶者,衛生部規定按甲類傳染病管理的其他乙類傳染病如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以及衛生部規定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人,應在2小時內完成網絡直報。(2)對其他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傷寒副傷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瘧疾的病原攜帶者,衛生部列入乙類傳染病管理的其他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省級人民政府決定列入乙類傳染病管理的其他地方性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應在24小時內,通過網絡進行信息的錄入報告。
3)對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應在24小時內,通過網絡進行信息的錄入報告。
?。┱{查衛生院接到甲類傳染病、傳染病非典型肺炎和乙類傳染病中
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質炎的疑似病人、病原攜帶者及其密切接觸者等的疫情報告后,應立即派專業人員趕赴現場進行調查。接到乙類、丙類傳染病暴發、流行疫情報告后,應在12小時內派專業人員趕赴現場進行調查。
?。ㄆ撸┬l生院及有關科室和個人應遵照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和《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信息系統用戶與權限分配管理規程》(試行)有關規定,分配給科室的疫情信息查詢帳號及密碼指定專人負責管理,并將負責人名單報信息管理科疫情室備案,如發現帳戶和密碼信息泄露,請立即報告疫情室,以便及時采取補救措施,否則,后果自負。
?。ò耍└鶕吨腥A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相關規定,切實履行法律賦予的責任,疫情資料對外公布須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有關規定執行,任何人不得隨意對外泄露疫情資料,如有違反者將依法追究責任。
?。ň牛┵|量控制衛生院負責責任范圍內的疫情報告管理工作,應提出工作要求,部署工作任務,承擔疫情資料收集、上報和反饋工作。對轄區內個體診所和下級衛生所的疫情報告工作進行培訓、業務指導和督促檢查。(十)獎懲措施各級衛生醫療機構(個體診所)有下列行為之一的,追究其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
1、瞞報、緩報、謊報發現的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
2、未按規定建立專門的流行病學流行隊伍,進行傳染病疫情的流行病學調查工作;
3、在接到傳染病疫情報告后,未按規定派人進行現場調查的;
4、未按規定上報疫情或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各責任報告單位對周末及節假日加班進行疫情報告、監測和分析的工作人員,應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安排補休并給予補貼。三、計算機管理制度1、衛生院計算機室應指定專人負責,確保軟硬件設備的正常運轉;2、定期進行系統軟件與硬件的維護,定期查毒,做好數據備份工作;3、禁止安裝與工作內容無關的軟件,已正常運轉的軟件不得隨意修改程序或相關參數;4、嚴禁未經檢查的軟件或數據文件上機操作或上網下載來源不明的軟件,避免病毒感染;5、妥善保管軟硬件設備資料,外借資料應登記并及時收回;6、增強安全意識,注意機房防火。下班前應注意檢查水電開關和門窗安全;
7、保持計算機室整潔與衛生,室內嚴禁吸煙和和放置。四、疫情資料管理保密制度1、做好疫情資料的安全保密工作,疫情資料要存放于資料柜內并由疫情資料管理人員專人保管。2、未經衛生部和衛生部授權公布的甲類傳染病疫情和暴發性大流行的疫情病例數不準在報刊公開報導。3、任何外單位人員來中心了解、采訪有關疫情,需持有來人單位和區衛生局的證明,并經衛生院領導同意,方可進行;任何人不得擅自向新聞傳媒機構的記者人員透露疫情。4、凡未單位領導批準,不得將疫情資料復制或借出。5、疫情保密性文件或資料的存檔和銷毀,應經衛生院領導批準,統一有關規定處理。6、自覺接受保密檢查和監督。五、網絡管理與維護制度1、衛生院負責網絡管理、使用及維護,制定相應的制度,加強對信息報告系統的管理。對下級機構提供技術培訓和業務指導。2、未經單位同意,不得將有關服務器、工作站上的系統軟件、應用軟件、數據資料向外網傳遞或轉錄。3、防??曝撠煾髯缘木W絡帳號、密碼管理,并注意保密,不得將帳號和密碼轉告他人,也不得以他人身份登錄網絡。
4、網絡管理員要對網絡運行情況進行記錄,并對各自的網絡系統、計算機軟硬件系統及網上信息資源進行嚴格管理。
5、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衛生信息網或借助其聯網計算機發布、傳播反動、色情或有害公共道德的信息。
6、嚴禁向網絡上傳來歷不明或可能引發病毒感染的軟件,系統管理員應定期使用公安部門指定的殺毒軟件檢測病毒。
六、疫情安全管理與保密制度1、樹立保密意識,定期檢查各項安全保密措施,發現隱患及時報告、及時采取措施;2、信息安全保密管理實行領導負責制,分管領導應負責督促、檢查本單位的計算機安全保密措施,疫情資料要存放于資料柜內并由疫情資料管理人員專人保管,凡未經單位領導批準,不得將疫情資料復制或借出;3、網絡管理制定訪問權限控制,專人負責密碼管理,超級密碼定期更換;4、涉密信息須指定專人在專用機上處理,按密級要求采取相應加密措施并妥善處理存儲介質的信息痕跡;5、涉及國家機密的計算機信息處理,應符合國家保密局制定的工作規范和要求。
篇四:疫情信息報送保密
精品文章《關于傳染病疫情信息保密管理制度情況》
《網絡安全法》規定,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自然人個人身份的各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自然人的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個人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等。個人信息的核心是其代表了自然人個人身份特征,個人信息泄露后會使公民受非法干擾。
我國十分重視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民法總則》與《網絡安全法》均明確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向他人提供或者公開個人信息。疫情防控期間,中央網信辦專門發布《關于做好個人信息保護利用大數據支撐聯防聯控工作的通知》,突出強調了收集個人信息機關必須合法,未經被收集者同意,為疫情防控、疾病防治收集的個人信息,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疫情防控下哪些主體有權收集個人信息(1)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及醫療機構《傳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采集樣本、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不得泄露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2)專業技術機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指定的專業技術機構,有權進入突發事
精品文章
件現場進行調查、采樣、技術分析和檢驗,對地方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進行技術指導,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配合;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絕。
?。?)街道等基層組織、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其他有關部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第四十條規定:傳染病暴發、流行時,街道、鄉鎮以及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組織力量,團結協作,群防群治,協助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醫療衛生機構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和報告、人員的分散隔離、公共衛生措施的落實工作,向居民、村民宣傳傳染病防治的相關知識。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及專業技術機構因傳染病有關的調查或控制而收集相關信息不難理解,任何單位及個人均應予以配合。但街道等基層組織、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其他有關部門關于疫情信息的收集則容易產生爭議,《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雖然賦予相關部門信息收集權,但未明確界定何為疫情信息,街道等基層組織作為協助有關部門采取疫情控制措施的單位,應避免以疫情防控為名收集無關個人信息,如房屋產權情況、工作單位、婚姻狀況等。同時,還應對已收集個人信息采取保護措施,避免泄露。
另外,有關部門如需公民出示身份證,建議嚴格執行《居民身份證法》第十四條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應當出示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
?。ㄒ唬┏W艨诘怯涰椖孔兏?(二)兵役登記;
精品文章
?。ㄈ┗橐龅怯?、收養登記;(四)申請辦理出境手續;(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需要用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的其他情形。違反個人信息保護義務(1)民事責任根據《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個人信息屬于民事主體民事權益的一種,泄露個人信息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應承擔侵權責任,具體承擔方式則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賠禮道歉等。如信息泄露方與被侵權方之間存在合同關系,合同已就違反保密義務約定相應違約責任,此時被侵權方也可以依據合同約定向信息披露方主張違約責任。如世界夢號佛山旅客信息泄露事件中,如旅客信息是由運輸方泄露的,則游客可以在違約或者侵權責任中擇一行使。(2)行政責任《傳染病防治法》規定故意泄露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密切接觸者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的,根據所造成后果的嚴重程度,醫療機構或者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將面臨衛生行政部門的行政處罰?!吨伟补芾硖幜P法》規定,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根據所造成后果的嚴重程度,將面臨拘留或罰款的行政處罰?!毒W絡安全法》規定,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尚不構成犯罪的,將面臨公安機關沒收違法所得及罰款的行政處罰?!毒用裆矸葑C法》規定國家機
精品文章
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教育、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泄露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居民身份證記載的公民個人信息,不構成犯罪的,面臨公安機關拘留、罰款及沒收違法所得的行政責任;構成犯罪,追究刑事責任。
?。?)刑事責任《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一明確規定了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個人信息或者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面臨拘役或有期徒刑及罰金的刑事責任,將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給他人的,屬于從重處罰的情形。為抗擊新冠肺炎,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向疾控機構、醫療機構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有關部門,如實提供有關情況的義務。同時,作為有權獲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主體,也應采取措施保護好已收集的個人信息,否則將面臨法律的制裁。
內容僅供參考
篇五:疫情信息報送保密
我單位嚴格落實保密工作責任疫情防控期間向全體干部職工印發了相關學習資料組織干部職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學習縣委保密工作相關文件精神全面了解保密法律法規具體內容和秘密范圍清楚保密法律法規事項始終對黨忠誠時刻不忘保守國家秘密堅決做到不泄密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保密工作情況的自查報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論文
關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保密工作情況的自查報告保密工作,嚴字當頭,以嚴為本。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單位根據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要求,普遍采用手機、互聯網、微信(群)等手段進行網上辦公,確保了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但同時也給保密工作帶來風險和挑戰,保密工作難度加大,泄密隱患增加。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保密管理共工作,確保國家秘密絕對安全,我單位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通過會議提醒、工作群提示等方式,引導我單位干部職工深刻認識保守國家秘密的重要性,要求我單位干部職工嚴格遵守疫情防控保密規定,不在工作群、朋友圈、互聯網等地方發布未經官方官公開發布的相關信息。根據《關于開展疫情防控期間保密工作自查的通知》要求,我單位高度重視,嚴格落實國家保密工作相關法律法規,認真履行保密工作責任,迅速組織開展了自查工作?,F將自查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學習,提高站位,增強保密工作責任意識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引導全體職工要從政治和全局高度,充分認清疫情防控期間保密工作的重要性、艱巨性和緊迫性,要提高風險意識、強化責任擔當,全面加強保密工作的組織
領導,采取切實有效的工作措施,確保保密工作萬無一失,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有力的保障。落實保密工作責任,做好保密工作,前提是學好保密理論法規。我單位嚴格落實保密工作責任,疫情防控期間,向全體干部職工印發了相關學習資料,組織干部職工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密法實施細則》等法律法規,學習縣委保密工作相關文件精神,全面了解保密法律法規具體內容和秘密范圍,清楚保密法律法規事項,始終對黨忠誠,時刻不忘保守國家秘密,堅決做到不泄密。并對鎮屬干部職工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保密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全體干部職工尤其是各辦公室相關人員要通過網絡媒體、微信公眾號等平臺,深入系統學習保密工作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增強保密責任意識,做到保密知識常識知、懂、會。
二、強化管理,規范操作,確保涉密文件資料安全在具體工作中,我單位堅持嚴格管理,規范管理,始終把保密工作抓在手上,堅持“涉密不上網、上網不涉密”。嚴格落實秘密文件、資料的收發和處理,對涉密文件進行嚴格把關,做到領取簽字,按時送相關領導閱知,及時歸還;做到秘密文件、資料絕不網傳、網發;做到敏感話題不在相關工作群內發布。加強對非涉密計算機網絡、非涉密辦公系
統、微信、微博、QQ、互聯網郵箱等新媒體的使用管理,對擬公開發布的信息嚴格履行信息公開保密審查程序。疫情防控期間,我單位沒有發生任何泄密行為,有力保障了涉密文件、資料的安全。
三、嚴格要求,經常提醒,筑牢保密工作底線防線進一步強化工作秘密管理意識,嚴禁在互聯網及其他公共信息網絡中存儲、處理、傳輸工作秘密。疫情防控期間,尤其要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中敏感信息和內部事項的保密管理,要準確界定工作秘密并標注“內部”標識,相關文件的使用和傳閱人員,不得使用手機對工作秘密和非公開的文件資料進行拍照或使用微信傳遞。為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間保密工作,我單位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通過會議提醒、工作群提示等方式,引導全體干部職工深刻認識保守國家秘密的重要性,要求全體干部職工嚴格遵守疫情防控保密規定,不在工作群、朋友圈、互聯網等地方發布未經官方官公開發布的相關信息。同時要求各部門通過單位工作群通報泄露秘密相關典型案例,實時提醒提示干部職工以此為鑒,不斷增強保密意識。要求各站所辦公室負責保密工作的人員嚴格落實國家秘密、工作秘密在制作、收發、辦理、保管、借閱、復制、銷毀等環節管理規定,確保秘密文件、資料不外傳、不泄露。疫情發生以來,我單位沒有發生干部職工泄密事件。
四、規范人員,定期檢查,確保保密工作安全可靠我單位始終把保密工作作為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嚴格保密工作負責人員管理,要求各站所保密工作人員必須是中共黨員,且具備較好的思想政治素質,有堅定地理想信念。要求各部門按照要求訂閱《保密工作》雜志,對負責保密工作的同志提出學習《保密工作》要求。工作中,各站所負責保密工作的同志堅持把學習典型案例、學習保密知識常識作為抓好業務的基礎,進一步增強了保密意識,奠定了保密工作安全基礎。為確保各站所保密工作萬無一失,我單位堅持每2月開展一次保密工作檢查。組織相關人員組成檢查組,對各站所保密工作開展檢查督查,根據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要求,確保了保密工作的安全可靠。疫情的防治考驗著每個每個人,更考驗著每位涉密人員,保密工作要“嚴”字當頭,一刻也不能松懈,不失密、不泄密,確保保密環節不出問題,集中精力打贏疫情防控戰。
篇六:疫情信息報送保密
2020疫情居家辦公信息保密管理當前全民戰疫的非常時期,許多單位正以居家辦公的特殊形式復工。作為涉密資質單位人員尤其是涉密人員一定要注意結合居家辦公的環境和特點,強化保密意識,轉變方法手段下面職場范文分享2020疫情居家辦公信息保密管理,提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保密管理一居家辦公保密六要
在當前全民戰疫的非常時期,許多單位正以居家辦公的特殊形式復工。作為涉密資質單位人員尤其是涉密人員一定要注意結合居家辦公的環境和特點,強化保密意識,轉變方法手段,既保證業務工作順利開展,又確保黨和國家秘密安全。為此,這里特向大家推薦居家辦公保密六要。
1.密與非密要分清居家辦公必須首先劃清密與非密的界限,涉密項目(含項目合同、方案、圖紙等文件資料及各類存儲介質)絕不帶回家中處理,做到涉密業務不回家,居家辦公不涉密。
2.脫密處理要徹底居家辦公如果確實遇到涉密項目急需處理而無法回避時,應當先行脫密,徹底避開該項目中的密點內容。要特別提醒,處理業務、制作信息不能簡單用字母或符號代替脫密。
3.存儲傳遞要合規居家辦公必然借助某種方式、手段、渠道制作、存儲、傳遞信息,而最常用的微信、微博、QQ、電子郵件發送信息和快遞寄發是失泄密的多發途徑和關口,必須嚴把。同時,要嚴禁在非密存儲設備中制作、存儲涉密信息。
4.接打電話要慎言居家辦公常常會用到手機或家用普通電話聯絡溝通、了解情況,但接打電話要嚴格遵守保密法規,涉及敏感事項應當謹言慎語,不得在無保密安全措施的通訊設備中談論涉密內容。
5.家人聊天要有度在同處于居家隔離期間,有更多與家人聊天交流的機會。但辦公要遵守辦公的規矩,聊天要掌握聊天的分寸。涉密資質單位的許多業務信息比較敏感,不宜也無需讓家人知悉,辦公時應告知家人回避,并提示家人對相關信息不問、不聽、不傳。
6.涉密辦公要穩妥居家辦公的涉密資質單位人員處理涉密業務,無論情況再特殊、事情再緊急,都不可違規犯紀。最穩妥、最保險的辦法和路徑,就是到單位涉密場所按照保密標準要求和規定動作進行。
保密管理二員工在家辦公不涉密
1.嚴禁在家開展涉密公務工作;2.嚴禁將涉密文件、涉密計算機、涉密移動存儲介質等帶回家;3.嚴禁將涉密文件拍照存儲于私人手機、相機等設備中帶回家;4.嚴禁在普通手機通信中涉及涉密信息;5.嚴禁在私人計算機、存儲設備中存儲、處理涉密信息;6.嚴禁使用QQ、微信、郵件、網盤等存儲、處理、傳輸涉密信息;7.嚴禁通過普通郵政、快遞等無保密措施的渠道傳遞涉密信息。
(二)單位保密監督要跟上
1.開展疫情期間保密宣傳教育,多提醒,嚴要求;2.嚴格監管在家辦公人員的工作內容與工作方式;3.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泄密隱患,堅決杜絕泄密事件發生;4.嚴肅追責違反相關保密規定的工作人員。
微信工作群里要講規矩
開工在即,而這場全民抗擊新冠病毒的戰役依舊在進行。伴隨著疫情防控期間推行的網上辦公措施的落實,微信成為一部分用人單位主要的辦公平臺,由此帶來的諸多信息安全保密問題一時之間變得尤其重要。讓帶你梳理一下特殊時期如何讓微信成為正能量集散地,把好微信保密關!
保密管理三個人信息統計安全保密提醒
目前,各地疾病防控機構、基層街道社區、企事業單位等普遍開展調查工作,統計相關返鄉、返工人員的個人信息。這個過程涉及個人信息的采集、匯總、共享、披露等多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應當注意做好個人信息保護工作,以防出現數據泄露、丟失、濫用等情形,特別是涉及的涉密人員,更應加強對其個人信息的保護。
1.采集環節如果以紙質填表方式開展調查,在非經授權的情況下,不準對紙質材料進行拍照、復印,應統一回收,妥當保管;如果以電子方式記錄相關信息,需要責任到人,將數據和備份數據保存在特定的終端,并做好對終端的安全防護,避免遺失。
2.匯總、存儲環節盡可能相對集中管理和處理個人信息,采用嚴密的訪問控制等安全措施。
3.共享、傳輸環節應確認對方是有權獲取數據的機構或個人,并采用安全可靠的傳輸方式。
4.使用環節需要做到專采專用,嚴格限制于疾病防控目的,不得挪作他用,在疫情防控結束后按照規定予以妥善處置。
5.對外披露環節對于確診患者,僅公開性別、確診日期、發病癥狀等非個人信息,即可滿足社會一般公眾對疫情狀況的知情權,非必要時不應公開姓名、年齡、身份證號碼、電話號碼、家庭住址等。對于確診或疑似病例所在地區的公眾,可公開確診或疑似病例的大致居住區域,滿足此類公眾對防控需求的知情權,非必要時不應公開具體的個人信息。對于涉及密切接觸傳染源的重點人群信息,應安排專人負責,保證其聯系方式不被擴大傳播,相關人員名單應進一步限定知曉范圍,予以重點保護。
篇七:疫情信息報送保密
衛生院傳染病疫情報告資料的使用、保存及保密制度
1、公共衛生科人員及知情的醫務人員必須做好傳染病疫情資料的安全保密工作,疫情資料專人保管,專人負責。傳染病資料保存期限三年。
2、公共衛生科人員不得泄露傳染病疫情網絡信息系統的帳號、CA證書及密碼。非工作需要不得泄露傳染病病人隱私。
3、未經衛生部和衛生部授權公布的甲類傳染病疫情和暴發性大流行的疫情資料不得私自向媒體透露。
4、任何外來單位人員來了解、采訪有關疫情,需持有來人單位和市衛生局的證明,并經中心領導同意,方可進行;任何人不得擅自向新聞媒體的記者人員透露疫情。
5、凡未經中心領導批準,不得將疫情資料復制或借出。
6、疫情保密性文件或資料的存檔和銷毀,應經中心領導批準,統一有關規定處理。
7、自覺接受保密檢查和監督。
8、如有違反本制度將按相關規定進行處理。情節嚴重者按照相關法律進行處置。
篇八:疫情信息報送保密
精品文章《傳染病疫情信息報告管理工作制度》
認真貫徹“預防為主”的方針,控制和消滅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保障人民健康,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辦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37號令》的規定,特制定傳染病疫情信息報告管理工作制度。
一、嚴格執行法定傳染病分類(甲、乙、丙)和疫情報告時限與疫情報告程序。
二、各級醫務人員均為責任疫情報告人,責任疫情報告人在執行職務的過程中發現有法定傳染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攜帶者,必須按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進行疫情報告,履行法律規定的義務。
三、建立疫情管理組織,指定專職疫情報告管理人員,負責本單位的疫情報告工作,疫情發生時,責任報告人應立即通知預防保健科→區cdc→市cdc→省cdc→國家cdc,逐級報告。
四、責任報告人對甲類傳染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艾滋、肺炭疽、脊髓灰質炎的病人,病原攜帶者或疑似病人,應于2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信息系統進行報告。
對其它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傷寒副傷寒、痢疾、梅毒、淋病、乙性肝炎、白喉、瘧疾的病原攜帶者,應于6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信息系統進行報告。
對丙類傳染病和其它傳染病,應于24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
五、責任疫情報告人在首次診斷傳染病病人后,應立即填寫傳染
精品文章
病報告卡片,傳染病報告卡由錄入單位保留三年。疫情報告應做到及時、準確,報告卡片要填寫清楚、完整無誤,對疑似病例也應報告,并及時訂正卡片。對查出的漏報病例,也應及時補報。
六、疫情報告員每日對全員傳染病卡片進行收集、查對,網絡直報后并作登記,并及時傳送本(區)市cdc或國家cdc。
xx第二篇:傳染病疫情報告疫情管理制度傳染病疫情管理制度1、疫情管理人員定時收集傳染病卡片并進行審核,對有疑問的卡片或填寫不規范的卡片要及時向填寫人員查詢、核對,準確無誤后及時將疫情信息進行網絡直報,并做好登記。2、對已報告的傳染病卡片當診斷變更、死亡或誤報時要及時做出訂正報告,并重新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卡片類別訂正項,并注明原報告病名。3、定期對已上報的傳染病卡片進行查重,對重卡進行剔除。4、發現本年度內漏報的傳染病病例,應及時補報。5、對甲類傳染病和按照甲類管理的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攜帶者,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的疾病暴發、少見傳染病和本地已消除的傳染病的報告信息,立即上報院領導和當地疾病控制機構,經疾病控制機構確認后,按照法定時限通過網絡報告信息。6、疫情分析資料要及時向主管領導報告,使主管領導及時掌握動態。7、傳染病報告記錄資料要保存3年,網絡直報的疫情信息和相
精品文章
關資料定期導出,制成電子文檔雙重備份。8、傳染病疫情管理相關資料分類歸檔保存。9、對疫情信息資料做好保密工作,不得泄密。傳染病疫情報告制度為了進一步加強我院的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提高報告的效率和
質量,為疾病預防控制提供及時、準確的監測信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給據我院實際情況制定本制度。
1、本院為法定傳染病責任報告單位,本院執行職務的醫務人員均為責任報告人。
2、在診療過程中發現法定傳染病,由首診醫生或其他執行職務的人員,按要求規范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并及時通知疫情報告人員。
3、報告病種:甲類傳染?。菏笠?、霍亂乙類傳染?。簜魅拘苑堑湫头窝?、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質流行性乙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熱、狂犬病型腦炎、登革熱、炭疽、細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結核、傷寒和副傷寒、流行腦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兒破傷風、猩紅熱、布魯氏菌病淋病梅毒、鉤端螺旋體病血吸蟲病
精品文章
瘧疾。丙類傳染?。毫餍行愿忻?、流行性腮腺炎、風疹、急性出血性結膜炎、麻風病流行性和地方斑疹傷寒、黑熱病包蟲病絲蟲病,除霍亂、細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傷寒和副傷寒以外的感染性腹瀉病衛生部決定列入乙類、丙類傳染病管理的其他傳染病4、由預防保健科負責全院傳染病的收集、審核、上報、訂正和查重工作,并定期進行疫情資料分析。5、責任報告人發現甲類傳染病和乙類傳染病中的肺炭疽、傳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質炎、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病人、疑似病人或病原攜帶者時,應于2小時內以最快的方式向當地縣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發現其他傳染病和不明原因疾病暴發時,也應及時報告。對其他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攜帶者在診斷后,應于24小時內進行網絡報告。其他符合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標準的傳染病暴發疫情,按規定要求報告。6、醫院各門診分別建立傳染病門診日志,腸道門診設立腸道門診日志,對各類傳染病予以詳細登記,并填報傳染病報告卡。住院部臨床各科室要建立出入院登記薄,對本科所有入院傳染病病人進行詳細登記,按照規定及時上報。實驗室應根據化驗結果,對所有傳染病或疑似傳染病的患者進行疫情報告。
精品文章
7、對報告病人診斷變更、病人死亡或填卡錯誤時,應及時進行訂正報告,卡片類別選擇訂正項,并注明原報告病名。發現漏報的傳染病,應及時補報。
8、傳染病報告卡應使用鋼筆填寫,內容完整、準確、規范,字跡清楚。
9、本院任何人員不得瞞報、漏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謊報疫情。
第三篇:傳染病疫情信息監測報告制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制度為加強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工作,提供及時、科學的防治決策信息,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傳染病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制定我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制度。一、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堅持依法管理,分級負責,快速準確,安全高效的原則。二、執行職務的醫務人員必須按照規定及時如實報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信息,不得瞞報、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瞞報、緩報、謊報。三、各科室應當建立門診日志、住院登記薄和傳染病疫情登記簿,
精品文章
責任報告人在首次診斷傳染病病人后,應立即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四、堅持首次負責制,嚴格門診全員登記制度,發現突發公共衛
生事件和甲類傳染病、乙類傳染病中傳染性非典型肺炎、人高致病性禽流感、艾滋病、肺炭疽、脊髓灰質炎的病人、病原攜帶者或疑似病人,立即電話
報告預防保健科,預防保健科以最快的方式報告防疫站和縣衛生局。
對其它乙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應于24小時內報告預防保健科。
五、預防保健科負責全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疫情監測信息的網絡直報工作。定期對各科進行核對、自查,發現問題按醫院有關規定予以獎懲。各科上報的傳染病報告卡保留三年。
第四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制度[定稿]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制度
1、雄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疫情管理人員每天應進行疫情信息網絡監控;一旦發現傳染病病例異常增加、罕見傳染病病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相共衛生信息,及時向相關部門報告,并為業務科室及時提供傳染病疫情信息。
2、疫情管理人員每日應分別登錄系統進行審核確認與查重。3、疫情工作人員必須24小時保持疫情電話通訊暢通,節假日將疫情報告電話轉接辦公室電話上,同時保證24小時信號通暢。4、定期向上級衛生行政單位、政府和有關領導報告并通報本級
精品文章
法定傳染病疫情信息、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周邊省份和地區傳染病疫情等相關信息。任何單位和個人對傳染病疫情,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
5、發現甲類傳染病、按甲類管理乙類傳染病以及不明原因疾病爆發等未治愈的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離開報告所在地時,應立即報告當地衛生行政部門,同時報告上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經衛生行政部門批準后,將該病人的相關信息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其到達地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通報。
6、雄石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當轄區內發現動物間和人間發生的人畜共患傳染?。ㄊ笠?、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狂犬病、炭疽、布魯氏菌病、鉤端螺旋體病、黑熱病、包蟲病等)暴發、流行時,及時向轄區畜牧站報告(專報),并在疾病流行期間互相通報各有關疫情信息。
7、中心傳染病疫情信息管理專職人員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要求每月對《疾病監測信息報告系統》的疫情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主要內容有法定傳染病監測分析、各類傳染病分析、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分析、報告及時性評價和重點提示五大部分。
8、報告程序防??平拥诫娫?、傳真或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管理信息系統》發現甲類及甲類管理的乙類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其它乙類及丙類傳染病疫情暴發、流行時,及時對疫情報告進行核實、分析,同時填寫《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電話記錄表》后,報相關部門。
精品文章
9、報告內容主要報告內容有疫情發生基本情況(發生地點、波及范圍、波及人數、可能傳播途徑等),疫情發生簡要經過,當地衛生機構對疫情處理措施等。
10、報告時限從防??平拥揭咔?,報告到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整個過程在1小時內完成。當轄區內發現甲類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及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時,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于2小時內向相關部門進行報告。
?。?)對甲類傳染病和按甲類管理的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攜帶者,衛生部規定按甲類傳染病管理的其他乙類傳染病如突發原因不明的傳染病,以及衛生部規定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人,應在2小時內完成網絡直報。(2)對其他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傷寒副傷寒、痢疾、梅毒、淋病、白喉、瘧疾的病原攜帶者,衛生部列入乙類傳染病管理的其他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省級人民政府決定列入乙類傳染病管理的其他地方性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應在24小時內,通過網絡進行信息的錄入報告。(3)對丙類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應在24小時內,通過網絡進行信息的錄入報告。
第五篇: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制度李莊鄉衛生院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制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及《人禽流感疫情報告管理方案》等相關規定,特制定《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制度》,希望相關科室嚴格遵照執行。
精品文章
1、建立健全醫院各科室疫情報告管理組織,發揮疫情報告管理組織的職責。
2、各科醫生在醫療診治中如發現甲類傳染病鼠疫、霍亂及乙類傳染病中的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中的肺炭疽、脊髓灰質炎、白喉、流行性出血熱的患者、病原攜帶者或疑似患者,立即報告感染辦公室、醫務處,填寫傳染病卡片由傳染病疫報告員4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對其他乙類傳染病及病原攜帶者應于12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瞄行報告。對丙類傳染病于24小時內通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
3、各科醫生應認真及時填寫傳染病卡片,并在傳染病登記本上登記后,立即報告感染辦公室,不得遲報、漏報。傳染病檢查員每日對疫情情況進行檢查審核,立即網絡直報。門診醫生要認真逐項填寫目診日志,姓名、性別、身份證號、出生日期、年齡、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職業、現住址、發病日期、初診、診斷日期等不得漏項,字記清楚。并用紅筆注明“報卡”。住院醫師應在住院患者出入院登記本上用紅筆注明“報卡”?;炇?、放射科建立傳染病登記本,防止漏登、漏報。
4、各科建立的門診工作日志登記及傳染病本要保存三年。5、各科由傳染病監控員檢查門診醫師工作日志及病區患者出入院登記本是否填寫齊全,傳染病是否漏報、遲報。6、認真執行肺結核病疫情報告歸口管理程序,經治醫生發現疑
精品文章
似或者確診的肺結核患者(含結核性胸膜炎)必須立即報卡,12小時內網絡直報。同時將患者轉到結核病防治所并做好記錄。如遇有患者大咯血、自發性氣胸及其他嚴重合并癥,可待患者病情穩后再轉診,不得擅自收治。放射科發現疑似肺結核或確診活動性肺結核時進行登記。并將報告結果直接交給主治醫師,以防報告丟失、患者走失。
7、定期對全院工作人員、就診患者進行傳染病的防治宣育。定期對全院醫護人員進行傳染病知識的培訓。對新畢業、新調入及進修人員進行上崗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8、傳染病管理人員,每日要對全院傳染病報卡進行登審核,當日立即報出,最遲不得超過24小時。每月對全院門診醫師工作日志、患者出入院登記、病歷、處方等進行檢查,檢查檢驗科工作記錄及放射科傳染病登記本,杜絕傳染病遲報、漏報等現象。
9、如發現傳染病漏報l例要扣罰當事人當月獎金50元,傳染病登記不認真或遲報疫情者,予以通報批評。
10、感染辦公室要對傳染病情報告工作進行檢查,定期向相關科室、部門反饋情況,改進工作。
內容僅供參考
篇九:疫情信息報送保密
關于傳染病疫情信息保密管理制度情況《網絡平安法》規定,"個人信息'是指以電子或者其他方式記錄的能夠單獨或者與其他信息結合識別自然人個人身份的各種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自然人的姓名、誕生日期、身份證件號碼、個人生物識別信息、住址、電話號碼等。個人信息的核心是其代表了自然人個人身份特征,個人信息泄露后會使公民受非法干擾。
我國非常重視對公民個人信息的愛護,《民法總則》與《網絡平安法》均明確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獵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向他人供應或者公開個人信息。疫情防控期間,中央網信辦特地發布《關于做好個人信息愛護利用大數據支撐聯防聯控工作的通知》,突出強調了收集個人信息機關必需合法,未經被收集者同意,為疫
情防控、疾病防治收集的個人信息,不得用于其他用途。疫情防控下哪些主體有權收集個人信息(1)疾病預防掌握機構及醫療機構《傳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
國領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需接受疾病預防掌握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采集樣本、隔離治療等預防、掌握措施,照實供應有關狀況。疾病預防掌握機構、醫療機構不得泄露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
(2)專業技術機構《突發公共衛生大事應急條例》第三十六條規定:國務院衛生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指定的專業技術機構,有權進入突發大事現場進行調查、采樣、技術分析和檢驗,對地方突發大事的應急處理工作進行技術指導,有關單位和個人應當予以協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
任何理由予以拒絕。(3)街道等基層組織、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其他有關
部門《突發公共衛生大事應急條例》第四十條規定:傳染病暴發、流行時,街道、鄉鎮以及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組織力氣,團結協作,群防群治,幫助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醫療衛生氣構做好疫情信息的收集和報告、人員的分散隔離、公共衛生措施的落實工作,向居民、村民宣揚傳染病防治的相關學問。
從上述規定可以看出,疾病預防掌握機構、醫療機構及專業技術機構因傳染病有關的調查或掌握而收集相關信息不難理解,任何單位及個人均應予以協作。但街道等基層組織、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其他有關部門關于疫情信息的收集則簡單產生爭議,《突發公共衛生大事應急條例》雖然給予相關部門信息收集權,但未明確界定何為疫情信息,街道等基層組織作為幫助有關部門實行疫情掌握措施
的單位,應避開以疫情防控為名收集無關個人信息,如房屋產權狀況、工作單位、婚姻狀況等。同時,還應對已收集個人信息實行愛護措施,避開泄露。
另外,有關部門如需公民出示身份證,建議嚴格執行《居民身份證法》第十四條之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應當出示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一)常住戶口登記項目變更;(二)兵役登記;(三)婚姻登記、收養登記;(四)申請辦理出境手續;(五)法律、行政法規規定需要用居民身份證證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違反個人信息愛護義務(1)民事責任依據《侵權責任法》的相關規定,個人信息屬于民事主體民事權益的一種,泄露個人信息給他人造成損失的,應擔當侵權責任,詳細擔當方式則包括停止侵害、消退影響、賠償損失、賠禮賠禮等。如信息泄露方與被侵權
方之間存在合同關系,合同已就違反保密義務商定相應違約責任,此時被侵權方也可以依據合同商定向信息披露方主見違約責任。如"世界夢號佛山旅客信息泄露'大事中,如旅客信息是由運輸方泄露的,則游客可以在違約或者侵權責任中擇一行使。
(2)行政責任《傳染病防治法》規定有意泄露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親密接觸者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的,依據所造成后果的嚴峻程度,醫療機構或者疾病預防掌握機構將面臨衛生行政部門的行政懲罰?!吨伟补芾響土P法》規定,偷窺、偷拍、竊聽、散布他人隱私的,依據所造成后果的嚴峻程度,將面臨拘留或罰款的行政懲罰?!毒W絡平安法》規定,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獵取、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供應個人信息,尚不構成犯罪的,將面臨公安機關沒收違法所得及罰款的行政懲
罰?!毒用裆矸葑C法》規定國家機關或者金融、電信、交通、訓練、醫療等單位的工作人員泄露在履行職責或者供應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居民身份證記載的公民個人信息,不構成犯罪的,面臨公安機關拘留、罰款及沒收違法所得的行政責任;構成犯罪,追究刑事責任。
(3)刑事責任《刑法》其次百五十三條之一明確規定了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罪。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向他人出售或者供應公民個人信息或者竊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獵取公民個人信息的,面臨拘役或有期徒刑及罰金的刑事責任,將在履行職責或者供應服務過程中獲得的公民個人信息,出售或者供應給他人的,屬于從重懲罰的情形。為抗擊新冠肺炎,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向疾控機構、醫療機構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有關部門,照實供應有關狀況的義務。同時,作為有權獵取公民個人信息的主體,也應實行措施愛
護好已收集的個人信息,否則將面臨法律的制裁。